2019年11月,在中國林學會、國家林草局保護地司、農業部長江辦等機構和部門的指導和支持下,由世界自然基金會(WWF)和一個地球自然基金會(OPF)聯合啟動的“發現身邊的自然”公眾生物多樣性教育項目,完成了公益合作伙伴招募和評審,并即將啟動開發在地化教育工具和方法的開發,以及公眾生物多樣性教育活動的開展,以期提升公眾生物多樣性保護知識和行動力,
20家入圍機構集結
4月27日,在“發現身邊的自然”項目實施啟動會上,WWF北京代表處首席運營官盧倫燕女士宣布了20家入圍機構的名單。
截至2020年2月,項目共收到來自25個省市自治區的近百家機構和個人的申請。通過項目團隊和專家對的審核和電話面試,基于地方代表性、既往專業積累和研發能力,以及環境教育實務經驗等標準的考量,最終來自19個省市自治區的20家機構脫穎而出,成為“發現身邊的自然”項目公益合作伙伴,名單公示如下(排名不分先后):
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
“發現身邊的自然”項目 城市分布地圖 © WWF/OPF
盧倫燕女士代表WWF對入圍機構表示了誠摯祝賀。并對“發現身邊的自然”項目寄予了厚望。
盧倫燕
WWF北京代表處首席運營官
“WWF作為一家以自然保育為己任的公益組織,一直非常重視環境教育工作。新冠疫情的發生,也將‘人與自然關系’這項重要議題,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。在這樣新的時代背景下,我們發起“發現身邊的自然”項目,期望與合作伙伴機構共同攜手,探索更多元、更貼近公眾生活的環境教育形式和手段,共同為保護生物多樣性貢獻力量。
請輸入標題 abcdefg
2020年度工作安排
為配合本次新冠疫情防控的國家整體部署,本項目實施計劃也已進行調整,最終實施計劃將根據疫情發展情況隨時更新。
2019 11 項目啟動
召開項目啟動會;
發起全國性公益合作伙伴招募。
2020 1-2 遴選評審
確定并公布入圍機構名單;
組織專家研討會,進一步完善教具模板。
2020 3-4 啟動準備
細化項目執行計劃;
籌備培訓相關工作。
2020 5-6 在地化教具開發
面向公益合作伙伴開展能力建設培訓;
組織公益合作伙伴開展教具研發資料準備;
指導在地化教育教具設計及活動試講。
2020 6-12 公眾教育活動開展
聯合入圍機構在全國20座城市開展公眾教育活動;
活動形式包括但不限于自然觀察、自然體驗、線上課程等;
發布線上參與互動活動;
召開項目階段成果會。
2021 待定 年度總結
結合CBD COP 15 設計周邊活動;
發布活動成果;
嘉獎優秀個人和機構。
最后,感謝所有申請機構和個人對本項目的關注,待各地方版生物多樣性教育系列開發完成后,我們也歡迎更多相關機構參與后續教育活動的執行和推廣,共同探討疫情之后公眾生物多樣性教育的創新發展之路。具體項目動態請持續關注“熊貓自然學堂”微信公眾號。
非常時期也請大家照顧好自己和家人,
期待疫情散去,
我們一起走入自然,
沐浴陽光。
© 孫曉東
我也說兩句 |
版權聲明: 1.依據《服務條款》,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,版權歸發布者(即注冊用戶)所有;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,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,遵守相關法律法規,無商業獲利行為,無版權糾紛。 2.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,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,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。該項服務免費,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。 名稱:阿酷(北京)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:李女士,QQ468780427 網絡地址:www.arkoo.com 3.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,完全遵守《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》。如有侵權行為,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,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。 |